“小心!”
轨道矿车就像一个被压扁的棺材,梯形截面,底部窄,顶部开口宽。
一米多长,齐腰高的矿车车沿焊有临时加高的角铁框,上边表着五六层竹板,目测矿车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高了至少30厘米。
很符合如今的时代特色。
为追求产量,物尽其用的变着法子扩大工作矿车装载量。
使原本满载一吨的装卸量,硬生生拔升到1.5吨。
再加上装的也是满满的,挂尖的那种,矿车咯呀呀推动时,煤块不时的沿斜坡滚落,在巷道壁上划出放射状黑痕。
车斗缝隙漏下的煤渣铺成黑线,像一条蜿蜒的毒蛇,很长,很长……
推车,尤其是推严重超载的矿车,这无疑是一个考验力气的工作。
由于隧道空间狭小,容不下五个人一同发力。
只能让赵德柱跟周海新挤在矿车后边屈膝顶住车尾发力,何雨弦在前边跟个老黄牛一般拉着小臂粗的缆绳,低头撅腚,吭哧吭哧的往前拉。
一开始雨水跟李秀兰也想凑近乎,想在前边和何雨弦一起拉车。
“一边玩去,瞎掺和什么!”
矿洞里隧道是有一定坡度的,有时低,有时高,但大体还是呈十几度的缓慢下坡趋势。
站在满载1.5吨原煤的矿车前边,可着实不是一件安全的事。
翻车事小,万一赶上下大坡,一个不注意就会被卷进车底。
矿车底下与铁轨连接处,倒是勉强能趟过一个人,但就怕到时候手忙脚乱的把手搭在铁轨上。
到时候,不得被压的青一块紫一块?
这么危险的工作,何雨弦是说什么也不会让雨水干的。
哪怕是在后边推,他都不想让自己亲妹妹推。
万一溜车呢?
沾雨水的光,李秀兰也是难得的在一旁干起来监督工作。
最后一个弯了,过了这个弯儿,就是主隧道,到时候空间大了,好伸展。
“慢点慢点,要脱轨了!”
轨道矿车就这点不好,过弯道的时候,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稍微不注意车辕就会脱离轨道。
空车也就罢了,掉下去了再别回来就行。
但现在可是重车,但凡有一个轱辘偏离轨道,车身不稳,分分钟翻车。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用木棍“别辕”,防止脱轨。
也就是用长木桩子抵在车辕下,一点一点的往前挪。
这个活儿跟推车比,相对轻松一些,自然是落到一直监工的两名小女生头上。
看着轻松,实则一点不安全。
因为“别辕”的人需要挤在车厢两侧靠前的位置,稍有不慎就被挤到。
每每这个时候,何雨弦都会撤到矿车跟前,小心观察的同时,拉着车帮慢慢往前挪。
可即便已经很小心了,意外还是发生了。
李秀兰怀里抱着的小臂粗木桩,与车辕接触的地方,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受力不均,咔嚓一声,断了。
本来干这活李秀兰就是用出了吃奶的力气,抱木桩时咬着牙,全身都在用力。
木桩突然断裂,惯性作用下,使得李秀兰一个没站稳,一头扎向矿车。
偏偏这个时候矿车也是咯噔一下脱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