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这首诗,是传诵千古的《清明》。
当然,围坐在休闲室内的这些女同学们,所谈论的不会是凄凉的清明,而只会是那些或紫或白,在岁月之中纷飞的杏花。
如同她们十六七岁时的风华正茂。
那是一段,令她们值得怀念的时光。
于是,众人所谈论的话题,很自然地便从她们母校门口,那两棵三米多高的杏树开始讲起。
“...就在一周之前,我还路过学校门口,看着校门口的两棵杏树,还是像以前一样,枝繁叶茂。”
这是坐在沙发一角,姿色并不出众的一位女同学所开的头。
“...是吗?经你这么一说,我突然发现,我竟有些想不起来,那两棵杏树究竟栽种在校门的哪个方向了...”
这是高考毕业之后,便举家搬离江宁,并且再也没回去过的女同学。
而有这两位女同学开头,其他的同学们想起了过去,自然是感慨万千。
一时间,宽大的休息厅内,竟有些喧哗了起来。
有人云,一个女人可以顶得上五百只鸭子。
而江外零四级五班的毕业生中,固然有叶未央,许文彧这样的职场女性,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也有许多家庭主妇。
作为家庭主妇来说,无论阔气还是拮据一些,她们每天能接触到的也就是那一方小小天地。
比较有钱的则去美容院,去逛商场,去亲子班...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而相对拮据一些的,则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为丈夫和儿子洗衣做饭,收拾收拾家,一天也同样过去了。
她们往常没有机会像此时这般,与这么多人同时交谈,并且,还都是老同学。
因此,她们的倾诉欲是最强烈的。
“...英子,我可记得当初你说过,等你有钱了就送我一条钻石项链...打算什么时候兑现啊?”
“...就今天如何,现在出门看哪家珠宝店还没关门,就去哪家店。”
“...切,就说一说而已,你还当真了...”
“......”
许多年没见的女同学们,互相之间保持着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也许这十年间,她们有些人之中,并未曾断过联系,然而,也仅仅只限于逢年过节的祝福短信,比之学生时代的亲密无间,还是要差了许多。
这些人中,有的人已经不复当年的俏丽,有的人身材已经走样。
有的人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有的人从备受青睐变成了默默无闻。
这些都是变化。
让人会生出许多唏嘘的变化。
而当叶未央牵着陈夭夭和许文彧的手,从休闲室内的电梯走出来时,对于这种变化尤为感触。
她们三个人还是那么漂亮。
牵着手的三人,什么都不必说,只需要静静站在灯光之下,那她们三个人所在的位置,就是中心。
“...呀,这不是夭夭吗,我们的豪门少奶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