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赵氏的隐瞒亲儿子生病了,做……
亲儿子生病了,做爹的不知道?
顾胜了解妻子的性子,夫妻这么多年,妻子一直认为他在家中的付出不够多,因此,家中的大事小情都会抽时间告诉他。
孩子生病了这种事,早就该跟他讲了才对。
既然没提,那就是不能让他知道。
孩子生病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何不能让他知道?
顾胜眉头紧锁:“你还打听到其他的了吗?”
随从摇头:“那间别院是夫人名下的宅子,之前小的想要问事,还能问出个七七八八。此次……里面的下人换了很多,剩下的那些嘴都特别紧。住了几位大夫的事,还是小的从邻居的下人口中探听到的。”
顾胜忽然想起妻子最近对大儿子的重视,从来都对大儿子不闻不问的她,突然就开始关心大儿子的妻室……这里面多半有些关联。
他想不出里面的缘由,也不想在家事上多费心神,若是和枕边人都要耍心眼,那这日子也过得太累了。想着直接问妻子可能得不到实话,他沉吟一会儿,吩咐:“去请张大夫来,把人直接带到书房找我。”
随从立刻出去吩咐。
小半个时辰后,张大夫到了。
顾胜确定妻儿都在家,带着大夫去了儿子的院子。
他请大夫的事情没有瞒着妻子,原本赵氏还想问一问他是不是病了,转头得知顾胜带着大夫去找儿子,她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往外奔。
顾胜和赵氏成亲后,生了一子二女,因为他这些年一直被岳家扶持的缘故,他没有纳妾,只有通房丫鬟,所有的孩子都是嫡出。
顾长安今年十六,十年前就启蒙了,却连童生试都没考中,从十四岁那年再一次落榜后,顾胜就不打算让他去试了。
当下的年轻人想要入仕,除了科举之外,还可以荐举,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从国子监中挑出自己认为能干的子弟举荐给皇上。
举荐的官员越得皇上重视,被举荐的人能力再强些,入仕后同样能得到重用。
顾长安的祖父是尚书大人,就连顾胜自己也是四品官员……他算是看出来了,儿子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与其逼着儿子读书,不如他自己用心往上爬,只要做到三品京官,儿子同样会前途无量。
他在此处做知府已经有几年,只要无过,做三品京官是早晚的事。
儿子若是一直屡试不中,证明他没有才华,举荐上去,多半会被刷。还不如不考,日后回京刷刷好名声,直接入仕。
顾长安从小就贪玩,赵氏按着养大家子弟的习惯来养他,在他十三岁那年往他院子里送了两个丫鬟。从那之后,顾长安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原本只是有些贪玩偷懒的他,一有空就和丫鬟厮混在一起。
顾胜公务繁忙,训也训了,骂也骂了,想要将丫鬟撵走,赵氏却不愿意,在她看来,儿子在女色上的精力就那么多,在家里耗光了,自然就不会想着去外头找女人。
去花楼会影响儿子名声,若是和良家女子纠缠,到时是娶还是不娶?
她还想让儿子回京娶大官之女呢。
夫妻俩为了儿子的教养没少吵架。
顾胜管教孩子很严厉,下手也重,在顾长安八岁那年犯了错后,顾胜抽了他一顿鞭子,让孩子在床上躺了半个月。
赵氏很是心疼,那一次和顾胜大吵一架,甚至还说出了顾胜是惦记着外头的儿子,所以才对家中嫡子下手那么重,分明就是想把儿子打伤了接外头的孩子回来的话。
顾胜管教孩子的心意是真的,他认为小树不修不直溜儿,孩子犯错,就该狠狠收拾。那时候夫妻俩还在京城,此事惊动了赵尚书,顾胜百口莫辩,那之后就不太管顾长安了。
顾长安挨了揍,每次看到亲爹都小心翼翼。
此时看到亲爹带着个大夫来,顾长安脸色都变了。
好在赵氏来得很快:“大人,你怎么想起来请大夫了?家中谁病了吗?”
赵氏一路奔来,累得呼吸急促,却不敢歇着,进门就喘着气问。
顾胜看到妻子这副模样:“长安身上带着药味,他病了?”
顾长安不敢和亲爹对视。
赵氏一脸不自在:“没呢,之前崴了脚,那敷脚的药味道大了点。”
“为何没有跟我说?”顾胜肃然看着她,“还是你觉得我这个当爹的不配知道儿子受伤之事?”
赵氏硬着头皮道:“大人平时太忙了,累得回家倒头就睡,妾身哪好用这种小事打扰你?”
顾胜深深看着她:“张大夫的医术在城内是公认的好,既然他都来了,就让他给长安看看。”
“不用不用,已经好了。”赵氏连连摆手。
顾胜不看她,扭头对大夫拱手:“劳烦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