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的身体轻得惊人,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走。
玄海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个孩子在玄真道中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强者。
男孩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纯净而炽热,如同一束阳光,穿透了笼罩在这片废墟上的阴霾。
玄海看着小男孩的笑容,却感觉一阵莫名的凄凉。
这个小男孩就是习同。
玄海把习同带回玄真道观,习同跪在李文天师面前行过拜师礼后,便开始了他的修行之路。
他被安排在道观最偏僻的一间厢房,屋内只有一张简陋的木床、一张破旧的书桌和一个蒲团,但习同却视若珍宝。
每个深夜,当观内的钟声敲过三更,万籁俱寂之时,习同的房间总会透出微弱的烛光。
他蜷缩在蒲团上,双手因长时间结印而布满青紫的淤痕,却仍固执地重复着基础的“引气诀”。
寒风从窗棂的缝隙中钻进来,如冰锥般刺在他的脸上,他却浑然不觉。
冻僵的手指不听使唤,他就用牙齿咬住手指,强行掰开,继续结印。
烛火在风中摇曳,将他单薄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忽明忽暗,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这一晚,习同又在钻研一道名为“流云步”的身法。
他在狭小的房间里反复演练,每一步都力求精准,每一个转身都力求流畅。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在寒冷的夜里很快变得冰凉,贴在身上像一层冰冷的铠甲。
忽然,他一个踉跄,重重地摔倒在地,膝盖磕在坚硬的青砖上,疼得他眼前直冒金星。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爬起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练习。
为了领悟“三才阵”的精髓,习同独自走进后山的一处山洞。
山洞内阴暗潮湿,地面布满青苔,稍不注意就会滑倒。
洞顶不时滴下冰冷的水珠,落在他的脖颈间,激得他一阵哆嗦。
但这些都无法分散他的注意力,他将自己关在洞内,不吃不喝,全神贯注地盯着用碎石在地上画出的阵法图。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习同的意识渐渐模糊。
他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脑袋也因长时间的思考而阵阵发痛,眼前的阵法图开始变得扭曲、重叠。
但他强撑着精神,不断在脑海中推演阵法的变化
。不知过了多久,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山洞的缝隙照在他脸上时,他的眼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他终于领悟了“三才阵”的关键所在!
走出山洞的习同,整个人仿佛脱了一层皮。
他的脸颊凹陷,双眼布满血丝,脚步虚浮得如同踩在棉花上。
但他的嘴角却挂着满足的笑容,那笑容中蕴含着战胜自我的喜悦,以及对未来修行之路的坚定信念。
习同的刻苦与天赋,很快在玄真道内传开。
李文天师听闻后,决定亲自考验这个备受瞩目的少年。
考验当日,演武场上人头攒动,众多弟子围在四周,好奇地打量着站在场地中央的习同。
习同身着崭新的道袍,虽因紧张而微微发抖,但眼神却坚定如铁,直视着高台上的李文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