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1章 再入州府,舌战群儒(上)—— 陈情利弊(1/2)

数日之后,一个看似寻常的清晨,机会终于来了。传闻曹军斥候再次出现在叶县一带,虽未成大患,却足以让襄阳城内的安逸空气泛起一丝涟漪。刘表召集了核心文武,商议北境防务。我知道,这就是我们递上那份“请缨书”的最佳时机。

再次踏入州牧府,心境已与初次拜访时截然不同。那时的忐忑与试探,已被此刻的沉静和决绝取代。主公走在我的身侧,步伐稳健,面容肃穆,昨夜我们再次彻夜长谈,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回应,都反复推演。他已然下定决心,要亲自将我们的诉求,堂堂正正地摆在刘表面前。我知道,以主公的仁德与诚挚,由他亲自开口,更能打动人心——至少,能打动那些尚存良知,或不愿与蔡瑁完全捆绑之人。而我,则侍立一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议事厅内,气氛庄重而压抑。刘表高坐主位,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下方两侧,文武分列。蔡瑁一身戎装,面色倨傲,眼神中带着惯常的审视与不屑,他身旁的张允等人,自然是唯他马首是瞻。另一侧,蒯越端坐着,神情淡然,目光低垂,仿佛在研究着案几上的纹路,看不出喜怒。其余荆州官员,或交头接耳,或正襟危坐,目光不时地瞟向我们这边,带着各种复杂难言的情绪。

议题围绕着北境防务展开,无非是加强戒备、增派巡逻之类不痛不痒的应对。我能感觉到刘表对此并不满意,却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眉宇间的忧色更浓了几分。

就在此时,我向主公递去一个极其隐晦的眼神。主公会意,深吸一口气,排众而出,走到大厅中央,对着刘表深深一揖。

“荆州牧大人,”主公的声音洪亮而诚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备,蒙大人不弃,收留于荆襄,恩同再造。数月以来,备食禄于府,寸功未立,寝食难安。今闻北疆曹军异动,边境不宁,备虽不才,愿请缨前往荆北新野,为大人、为荆州百姓,镇守北门,以报万一!”

话音落下,满堂皆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公身上,带着震惊、疑惑,甚至是不敢置信。谁也没想到,这位被“礼遇”供养在襄阳的豫州牧刘备,竟会主动请缨,要去那个鸟不拉屎、还处于战争最前线的破败小县!

我密切注视着刘表的反应。果然,他先是愣住了,眼中充满了意外,随即转为深深的犹豫。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就飘向了右侧——蔡瑁和蒯越的方向。他需要从他最倚重的两位臣子那里得到暗示。

主公并未停顿,继续按照我们事先商定的说辞,慷慨陈词:“备自知兵微将寡,然追随备之将士,皆百战余生,略知兵事,尤熟曹军战法。新野之地,备亦知其残破贫瘠,然正因如此,方显我等决心!备不求重兵,不求厚禄,但求能得一席之地,为主公分忧,为汉室尽忠!若能以我残躯,为荆襄屏障,纵使马革裹尸,亦无憾矣!恳请大人恩准!”

主公的语气真挚,情感饱满,配合他一贯仁德宽厚的形象,极具感染力。他没有提任何条件,只谈奉献与牺牲,将姿态放到了最低。他主动点出新野的艰苦,打消了旁人认为我们是去抢地盘享福的疑虑。他还巧妙地提及“熟悉曹军战法”,暗示了自身的价值。

我能看到,一些原本带着疑虑或漠视目光的荆州官员,此刻脸上也露出了动容之色。主公的这番话,完美地契合了“忠、义、勇”的道德标准,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

刘表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显然被主公这番“忠肝义胆”的表态打动了,这非常符合他对一个“仁德宗亲”的期望。但同时,他也清楚这背后牵扯的利害关系。他的目光再次在蔡瑁和蒯越之间游移,显得更加犹豫不决。

就在这微妙的寂静中,蒯越终于有了动作。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了主公一眼,然后转向刘表,声音不高不低,语气平淡地说道:“玄德公忠勇可嘉,令人感佩。只是,新野乃北面冲要,干系重大,屯兵之事,非同小可,还需……从长计议,慎重考虑。”

来了!我心中微微一凛,但随即便安定下来。蒯越的这番话,完全在我的预料之中,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他没有反对!

他只是说了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从长计议”、“慎重考虑”,这几乎是官场上表示“此事暂且搁置,容后再议”的标准说辞。但他没有像蔡瑁那样直接跳出来反对,甚至还先肯定了主公一句“忠勇可嘉”。这看似中立的表态,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微妙的信号。他至少没有立刻封死这条路。

我能感觉到蔡瑁投向蒯越那极其不满的一瞥,虽然只是一闪而逝。显然,蔡瑁期望的是蒯越能和他站在同一阵线,直接将这个提议扼杀在摇篮里。但蒯越没有。

刘表听到蒯越的话,似乎也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手下重臣意见相左,让他难以抉择。蒯越的“慎重考虑”,给了他一个缓冲的余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