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6章 宴无好宴意,杯酒试深浅(1/2)

正堂会见在一片看似融洽、实则尴尬的气氛中结束后,刘表并未让我们立刻离开,而是依着“礼数”,在州牧府的偏厅设下了“接风宴”。这似乎是为了弥补刚才在正事上未能满足主公请求的“歉意”,也像是要进一步展现他作为“仁厚长者”的待客之道。

偏厅的布置显然比正堂要轻松一些,但也同样奢华。巨大的圆桌上铺着锦绣桌布,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山珍海味,水陆俱陈,其丰盛程度,远超我们一路行来所见。厅中点着明亮的灯烛,还有乐师在一旁演奏着舒缓的雅乐,几名舞姬穿着轻盈的纱衣,在厅中翩翩起舞,营造出一派歌舞升平、宾主尽欢的景象。

荆州的主要文武官员,除了少数几位告辞外,大多都留了下来作陪。刘表依旧坐在主位,笑容可掬,频频举杯,说着一些“贤弟远来辛苦”、“荆襄民风淳朴”之类的客套话。主公刘备也努力调整着情绪,强颜欢笑,与刘表及众人周旋。云长和翼德则显得有些沉默,只是依礼饮酒,并不多言。

然而,在这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热闹表象之下,我却清晰地嗅到了一股与酒香、菜香截然不同的味道——试探与算计。

宴无好宴,意在酒外。这顿看似丰盛的接风宴,不过是另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

果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真正的“戏肉”开始了。

首先发难的,依旧是蔡瑁一系的人。张允端着酒杯,满脸堆笑地走到主公面前,高高举杯:“左将军威名远播,备在襄阳亦如雷贯耳。听闻将军麾下兵马,皆是百战精锐,不知此番随将军南来的,尚有多少雄兵猛将?也好让我等荆州同僚,心中有数,日后也好协同作战嘛!”

他这话问得看似随意,实则极为刁钻。直接打探我们的兵力虚实,这是任何一个军事集团的核心机密。若如实相告,则暴露底牌;若隐瞒不说,又显得不够坦诚,容易引人猜忌。

主公显然有些为难,他并不擅长在这种场合撒谎或敷衍。我见状,连忙起身,端起酒杯,抢在主公开口前,笑着对张允说道:“张将军谬赞了。我等兵败远来,人困马乏,哪里还谈得上什么雄兵猛将?不过是些忠心护主、侥幸存活下来的残兵败将罢了。如今蒙刘荆州不弃,收留我等,已是感激不尽。至于兵力多少,实在不足挂齿,待日后安顿下来,为主公和荆州效力之时,将军自然知晓。”

我这番话,既表达了谦逊(自称残兵败将),又暗示了忠诚(忠心护主),同时将具体数字模糊带过,并以“日后效力”为由,暂时搪塞了过去,不卑不亢,滴水不漏。

张允碰了个软钉子,脸上笑容不变,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快,悻悻地干了杯中酒,退了回去。

紧接着,又有一位看似是文官的官员起身敬酒,此人言辞更为委婉,却也同样暗藏机锋:“久闻左将军与曹丞相曾煮酒论英雄,交情匪浅。不知左将军此番南下,与曹丞相方面,是否……”他话未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是在试探我们与曹操之间是否还有什么私下联系,或者说,我们南下的真实意图,是否与曹操有关(比如是曹操的离间计之类)。

这个问题更加阴险,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扣上“通敌”的帽子。

我再次接口,语气诚恳而略带悲愤:“这位大人说笑了。主公与曹贼,早已恩断义绝!徐州之失,家国之恨,岂能忘记?我主公仁义,不忍徐州百姓生灵涂炭,方才忍痛离开。若非曹贼步步紧逼,我等又何至于背井离乡,寄人篱下?我等今日投奔荆州,正是欲借荆襄之地,休养生息,以图将来能与刘荆州一道,共讨国贼,匡扶汉室!此心苍天可鉴,日月可表!”

我特意加重了语气,强调了与曹操的仇恨,并将南下的原因归结为被逼无奈和对刘表的仰赖,同时表明了抗曹的决心,试图打消对方的疑虑。

席间众人听了我的话,表情各异。刘表微微点头,似乎颇为认同我的说法。蔡瑁则依旧面无表情,只是端着酒杯,慢慢啜饮,眼神深沉,不知在想些什么。蒯良、蒯越兄弟则相互对视了一眼,神情中带着一丝深思。

接下来,又有几位官员轮番上前,或旁敲侧击地询问我们携带了多少粮草辎重,或打探我们与徐州旧部、兖州故人是否还有联系,甚至有人隐晦地提及主公是否有意在荆州招募兵马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