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吕调阳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一阵呼喊声响起在外。
“恩师,我已经从军营中借来了天威炮。”
吕调阳闻言,拿着图纸急匆匆的从营帐内走了出去。
看着眼前的天威炮,吕调阳颇为满意的说道:“应星,你拿着这张图纸,带着民夫、匠人即刻开始打造。”
“这将是我们迈出第一大步的开始!”
宋应星的目光不禁向图纸上望去,当他看到上面的东西时,眼前骤然一亮,激动的说道:“恩师,学生这就去做!”
“好好!”
吕调阳激动的点了点头,在宋应星忙于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同样加紧改良着天威炮。
……
养心殿内。
朱厚照与内阁首辅刘健商谈着。
“阁老,工部尚书前往山西走了多长时间了?”
“回皇上,算算时间的话,差不多有了将近两个月左右。”
朱厚照恍然点头道:“没想到都这么长时间了!”
“倒也不知道山西地域内的情况如何,他筹备的怎样了?”
“这……”
刘健迟疑再三,开口说道:“回皇上,据吕大人传来的消息,目前正在筹措中。”
“当地内的情况相比于地图上而言,还是有着很大的诧异。”
“除非亲身前往方可知晓其中的困难之处。”
“在这段时间,吕大人除了筹措木料、石料外,同样也在克服着一个个困难。”
“好在,吕大人传来消息说,目前的困难已全部清除,预计不超过三天便可以动工建设桥梁。”
朱厚照闻言,微微颔首,起身说道:“阁老,你的意思,朕明白!”
“不过有些话,朕还是要告诉你们。”
“这座桥梁的建设,代表着民之根本,国之兴盛!”
“明朝自开朝以来,尚武轻文,那是天下所需。”
“可如今,四方已定,当以重民为本,兴大业!”
“工部尚书身上肩负的,可是朝廷的重任啊!“
刘健闻言,豁然拱手拜道:“请皇上放心,臣相信吕大人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厚望。”
朱厚照微微颔首,开口说道:“阁老,吏部尚书那边的情况筹备的如何了?”
“回皇上,这件事上,臣倒是并未过问。”
“这些时日以来,李大人一直都在府邸中查阅着名册。”
“不过依微臣之见,日子已经不短了,相信李大人筹备的事情应该已经差不多了。”
朱厚照闻言,淡然摆手说道:“也罢!待得明日上朝之后,朕亲自问问他。”
“是,皇上。”
“皇上,若是别无他事的话,那臣先行告退。”
当刘健准备躬身退下之际,朱厚照笑着说道:“阁老倒是不必着急。”
“反正现在朕也没多少事,陪朕下两盘棋吧!”
朱厚照挥了挥手,近侍太监恭敬地将棋盘摆放在桌案上。
刘健见此,拱手说道:“那,臣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