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轻翎有些惊讶,侧目看了宋玉一眼。
宋玉仍旧是神色平淡,似乎在诉说着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霍轻翎微微皱眉,喃喃道:“以你的心气,不会如此。”
当初宋玉一袭青衫,手握竹笛,何等潇洒,在凌州年轻一代中也算是佼佼。
可此时的宋玉,只是再不穿青衫,更不持竹笛,只是穿一身黑袍,眼眸平静。
宋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笑道:“其实我于吹笛一道,实在是造诣不深,当初也不过是用来撑场面而已,如今再看实在是可笑。”
当初在登顶大阳峰之前,宋玉曾经以竹笛吹一曲《姑苏行》,当时虽觉笛声悠长,典雅舒泰,可落在真正的行家眼中,便实在是太过浅显。
也正如宋玉亲口所说,当初手握竹笛,也不过是装出一个“文人雅客”的意境而已。
宋玉看向霍轻翎,平静道:“年少时自负将许人间第一流,青衫也好,竹笛也罢,都不过是银样镴头。”
曾经的宋玉,甚至口出狂言,大言不惭的想要“问道林错”。
甚至喊出那句“你怎知今日的无名小辈,来日不会名震天下”。
宋玉看向远处连璧山,景色奇好,不输大阳峰。
“只有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够继续向上。”
“当初大阳峰一别,我们各自离去,林前辈虽以无上武学散去我的修为,却也为我留下一条大道。”
霍轻翎站在宋玉身旁,轻声道:“年少初入江湖,只觉得越走越大,可等到真的走遍天下,反而觉得江湖越走越小。”
宋玉看向霍轻翎,笑问道:“听说当年大阳峰观枫之后,你重画了一幅林前辈的画卷,可却迟迟不曾点睛,如今可曾补全?”
霍轻翎无奈摇头,轻声道:“一旦点睛,反而不像。”
宋玉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不远处的连璧山,平静道:“走吧,去连璧山看看。”
霍家的丁姓老仆,此时也默默跟在霍轻翎身后。
霍轻翎毕竟是霍家大小姐,出门总归要有人陪同。
被霍轻翎称之为丁叔的老人,看着身前的宋玉,咧开嘴笑了笑,露出一口黄牙。
连璧山虽然名气不如大阳峰,更没有漫山红枫的天下奇景,可仍旧算得上山色上佳。
五年前结伴登顶大阳峰,总共有五人。
霍轻翎、宋玉。
四品中书侍郎的长子邓颇。
宁家两姐妹,宁许、宁可。
只是五年过去,如今再登连璧山,却只剩下宋玉与霍轻翎二人。
曾经那位身穿白袍,手拿折扇的公子哥邓颇,如今已经进了长安城为官,有父亲中书侍郎的庇护,官途还算是顺风顺水。
宁家两姐妹,姐姐宁许年嫁给了凌州的一位茶商大户,算得上门当户对,如今已经在家相夫教子。
妹妹宁可入了江湖,前年因为卷入一场宗门纷争,死在了别人剑下,最终还是宁家出了大价钱,才带回宁可的尸身。
霍轻翎与宋玉并肩而行,五年前二人还互有倾慕情愫,可如今自然也都是随流水飘散。
也就在二人即将登顶连璧山时,另一侧恰巧走来两位女子。
一位身穿青色衣袍,长发以发髻盘起,身形高挑。
另一位身穿鹅黄长裙,长相清秀。
宋玉率先察觉,视线落在了那位青色衣袍的女子身上。
“金身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