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坚持和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你们的进步,也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今天,你们即将踏上归途,回到藏地,回到乡亲们的身边。我相信,你们所学的医术和医德,一定会在藏地的土地上开出最美的花朵,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小桂的话语如同暖流,缓缓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间。徒弟们听着,眼中闪烁着泪光,心中满是对师父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们知道,这段旅程虽然艰难,但他们从未后悔,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用自己的双手,为藏地的乡亲们带来健康与希望。
就在这时,台下女子医馆的众人中,走出一位身姿挺拔的女子。她步伐沉稳地走上了中间的台子,目光清澈而坚定。她先是冲着小桂和莫珺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又面向台下的众人,深深一拜。随后,她站直了身体,自信而从容地开口说道:
“各位师兄师姐们,我是第一批支援藏地医馆的大夫,小武。自从两年前,小桂神医带回来这些藏地的同门,我和很多师姐们、师兄们一样,起初都是不服气的。我们自恃医馆的医术精妙,觉得来自那贫瘠的藏地的人,怎么可能学会并掌握我们的医术呢?甚至在心底里,还带着一丝轻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了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守在病房里,有什么事都抢着干,查房时总能准确无误地回答问题。他们的眼神里,满是对医术的渴望,对生命的敬畏。我们才开始反思,是自己的问题,是我们夜郎自大了。是他们,用实际行动激励着我们,也让我们不断学习进步。所以,今天,我要感谢你们!”说着,她再次冲着这些藏地的徒弟们深深一拜,以示感谢。
“对于未来到藏地支援,如果没有你们平日里为我们讲述藏地的风土人情,我们肯定也不会愿意去那么苦寒之地。藏地的高寒缺氧、条件艰苦,我们早有耳闻。但正是因为有你们在,我们再去就不会觉得孤单。因为有你们在,我们不再害怕这陌生的旅程。遥远的藏地,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标记,而是有我们熟悉的、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朋友、伙伴的地方!
我们会带着医馆的温暖和智慧,去到藏地,去到你们的家乡。我们会和你们一起,守护那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我们会一起努力,让藏地的医术不断进步,让更多的藏民受益。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用医术驱散病痛,用爱心温暖人间。”
小武的话语如同春风,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藏地的徒弟们听到这些话,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独自踏上归途,而是带着医馆的期望,带着师兄师姐们的信任和支持,去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而女子医馆的众人,也更加坚定了支援藏地的决心,因为他们知道,那里有他们牵挂的人,有他们共同的使命。
便在这时,议事堂内响起了一阵清脆而好听的童音,那是格桑的声音。他稚嫩却纯净的嗓音,如同天籁般悠扬,缓缓吟唱道:“在那美丽的地方,风吹草低见牛羊,天空湛蓝,白云飘飘,都不如你美丽的模样,纵马驰骋,草原广阔无疆……”
这歌声宛如一阵清风,拂过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多吉、卓玛、朗杰、桑杰、巴桑、山药、多仁等人听到这熟悉的旋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动。他们纷纷加入吟唱,用那质朴而有力的嗓音,将这歌声推向高潮。那歌声中带着草原的粗犷与豪迈,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激昂,仿佛穿透了议事堂的大厅,冲破了屋顶,在天空中久久回荡。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藏地与医馆紧紧相连,将每一个人的心紧紧相连。那歌声中,有草原的广袤无垠,有雪山的巍峨壮丽,有藏民们的热情豪爽,更有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台下的医馆众人被这歌声深深感染,他们的眼中也闪烁着泪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他们跟着哼唱起来,声音虽不整齐,却充满了真挚与感动:“啊——”这简单的音符,却如同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回应着藏地徒弟们的歌声,传递着医馆众人对他们最真挚的祝福与牵挂。
议事堂内,歌声回荡,泪水与笑容交织。这是一场跨越地域、跨越民族的共鸣,是一场心灵与心灵的交融。藏地的徒弟们带着医馆的温暖与智慧踏上归途,而医馆的众人也在这歌声中,感受到了藏地的广袤与壮美,感受到了徒弟们的赤诚与感恩。他们相信,无论距离有多远,这份情谊都将永远铭记在彼此的心中,就像那草原上的歌声,永远不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