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来攻城,小文穿上铠甲,在城头用铁筷子双手挥舞着把敌军射来的箭都给夹住,留用。这举动气坏了敌军。”小桂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仿佛自己就在那个城墙上。
“第二天,小文穿上一身女子的衣服,坐在城头,继续熟练地夹住飞来的箭,丝毫不见慌乱。”小桂的声音变得柔和,仿佛在描绘一幅画面。
“第三天,小文穿着自己的和尚的袈裟,坐在城头上,淡定自若地夹住飞来的无数只箭。敌军看了气恼,又知道是少林寺的僧人支持,最终放弃了这座城,逃跑了。”小桂的声音变得高亢,仿佛在宣告胜利。
“小文立下了大功,被后人称为英雄。”小桂的声音渐渐平静下来,但语气中充满了敬意。
徒弟们听得入神,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起来。格桑第一个开口:“师父,小文真是太厉害了!他用这么简单的铁筷子,就能打败五万大军!”
小桂点了点头:“是啊,格桑。小文的厉害不在于他的武器,而在于他的功夫和智慧。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家乡,保护了人民。”
多吉也说道:“师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功夫练到家,再简单的武器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小文还很聪明,他用了心理战术,让敌军自己退兵。”
莫珺欣慰地点头:“多吉说得对。小文不仅武功高强,还懂得运用智慧。他的行为也体现了少林寺的教诲——惩恶扬善,保护弱小。”
巴桑也举起了手:“师父,我还觉得小文很勇敢。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敢于面对强大的敌人,一点都不害怕。”
“嗯,巴桑说得也很好。”小桂补充道,“小文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气和智慧同样重要。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徒弟们听了,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些故事不仅仅是有趣的故事,更是他们今后修行的指引。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你们回去好好想想,以后在练功的时候,也要记住这些道理。”小桂站起身,徒弟们也跟着站了起来,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师父,那今天讲的都是传说和故事,难道少林寺都是传说吗?有没有啥是真的?”爱思考的多仁皱着眉头,眼神里满是疑惑,认真地问小桂。小桂笑着答:“自然有真实的,你们学到的少林功夫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传说!对不对?”她环视了一圈徒弟们,看到大家都点头,才继续说道:“还有你们是不是看过千佛殿?那里地上有四十八个脚窝,这都是历代的少林寺僧人们在这里练武留下的痕迹。这可是真实的!!!”
看到徒弟们还是一脸懵懂,小桂决定给他们讲讲千佛殿的故事。
“千佛殿是少林寺常住院的最后一座殿宇,也是少林寺最重要的练功场所之一。你们知道吗,千佛殿的地面上有四十八个脚窝,这些脚窝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它们是几百年来少林僧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练功留下的痕迹。”小桂的声音充满了敬意。
“这些脚窝是怎么形成的呢?”格桑好奇地问。
“这是因为少林武术特别重视腿上功夫,俗话说‘南拳北腿’,少林功夫的腿法尤其厉害。少林弟子进寺学武,必须先练三年腿功,包括站桩、蹲桩、恨脚等基本功。练功时,僧人们两手侧平举,前后左右散开,固定在这些位置上习练腿上功夫。久而久之,地面就被磨出了这些脚窝。”小桂解释道。
“哇,那这些脚窝一定很深吧?”巴桑插嘴道。
“没错,这些脚窝直径约四五十厘米,最深的可达50厘米左右。中间两行脚窝比较深,这是因为少林拳有‘打一条线’的特点,弟子们练‘心意把’时,要求跃起如燕凌空,落下如泰山压顶,一起一落固定在两米左右的位置上,长期练习使得这些位置的脚窝更深。”小桂用手比划着,仿佛那些脚窝就在眼前。
“那这些脚窝是不是很久以前就有的?”多吉问。
“是的,这些脚窝见证了少林寺几百年来武术传承的历程。它们不仅是少林僧人练功的痕迹,更是少林武术深厚底蕴的象征。这些脚窝告诉我们,少林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几代僧人用汗水和坚持铸就的。”小桂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师父,那我们也能像那些前辈一样,在千佛殿留下自己的脚印吗?”朗杰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当然可以,只要你们像前辈们一样,坚持不懈地练功,总有一天,你们也能在千佛殿留下自己的痕迹。当然咱们是学医的,在医术的殿堂也可以留下自己的足迹!”小桂鼓励道。
徒弟们听了,都摩拳擦掌,充满了斗志。他们知道,少林寺不仅仅是一个传说,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一个充满传奇和精神的地方。他们要在自己的医学领域认真练功,刻苦练功,传承少林寺的精神,成为最优秀的医学传承人。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希望你们记住,少林寺的功夫是真实的,是需要你们用汗水和坚持去铸就的。记住前辈们的精神,努力练功,未来你们也能成为医学界的骄傲!”小桂的声音在夕阳的余晖中回荡,徒弟们的心中充满了力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