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徒弟们带着满筐的药材,陆续回到了集合点。他们脸上带着疲惫,但眼中却满是收获的喜悦。小桂站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微笑着看着徒弟们,眼神中满是对他们的鼓励与期待。
徒弟们将采回来的药材整齐地放在地上,围坐在小桂周围。小桂逐一检查,边检查边给他们讲解:“这是厚朴,看它的树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厚而有韧性。它的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裂槽纹。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光滑,划之有油痕。厚朴性温,味苦、辛,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滞中焦、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症状。不过,厚朴在炮制时需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后切丝,干燥,这样药效才能更好地发挥。”
小桂拿起另一味药材,继续说道:“这个是川芎,它的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厘米。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状。川芎在采收后需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炮制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接着,小桂又拿起一块树皮,说道:“那个是杜仲,看这树皮,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厚3-7毫米。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内表面暗紫色,光滑。杜仲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状。杜仲在炮制时需刮去残留粗皮,洗净,切块或丝,干燥。盐杜仲则需在炒制过程中加入盐水,这样可以增强其补肝肾的作用。”
最后,小桂指着一株草本植物,说道:“那个是黄连,它的根状茎黄色,常分枝,密生多数须根。叶片稍带革质,卵状三角形,宽达10厘米,三全裂。黄连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症状。黄连在采收后需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炮制时有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等多种方法,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增强其不同的功效。”
徒弟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小桂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欣慰。这些药材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良药,更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山谷的另一边是一座小山丘,他们决定爬上山丘,去欣赏更广阔的风景。山路陡峭,他们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攀爬。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白鹿山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近处的树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山谷中的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夕阳如血,渐渐西沉,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一行人背负着满满的收获,缓缓地踏上了归途。
他们的步伐轻快而稳健,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这一路走来,他们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难,但最终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当他们走到白鹿寺时,那悠扬的钟声再次响起,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归来。白鹿寺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寺庙,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环境清幽宁静。
一行人决定在白鹿寺借住几天,稍作休整。每天清晨,他们都会早早地起床,先到寺庙里参拜佛祖,表达对佛祖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然后,他们才会去享用寺院的素斋。
吃完早饭,他们便会外出采药。山中的草药种类繁多,有些是常见的,有些则是稀有的。他们仔细地寻找着每一种草药,将它们小心地采摘下来,放入背篓中。
除了采药,他们还会给寺里的僧人们义诊。这些僧人长期修行,身体难免会有些小毛病。他们用自己的医术,为僧人们扎针施药,帮助他们缓解病痛,恢复健康。
在白鹿寺的这几天里,他们不仅收获了草药,还收获了僧人们的感激和友谊。这段时光虽然短暂,但却让他们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