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桂姑娘,莫珺公子,你们一定要在我们这里多住几天,让我们好好招待你们。”大婶说道,眼中满是热情。
“是啊,我们这里有很多好吃的,你们一定要尝尝。”大叔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小桂和莫珺看着这些热情好客的人们,心中感到非常温暖。他们决定在义马多住几天,了解一下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师傅,我们去义马城的中心看看吧,说不定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山药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好啊,我们也去转转。”小桂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
他们一行人来到了义马城的中心,发现这里有一座祠堂,上面的金字牌匾写着“义马祠”。院子中央有一座雕像,雕像上是一匹骏马,马的身上刻着“义马”两个大字。
“师傅,那匹马是什么意思啊?”山药好奇地问道。
“我们过去看看吧。”小桂说道,带着徒弟们走向雕像。
他们来到雕像前,发现雕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义马,因义马救主而得名。”
“义马救主?”小桂和莫珺都感到有些好奇。
“是啊,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一位善良的村民,他养了一匹马。有一次,他遇到了危险,这匹马为了救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村民们为了纪念这匹马的义举,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义马’。”一位老人说道,眼中满是敬佩。
“原来如此,这匹马真是义薄云天啊。”小桂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是啊,它的义举让我们都非常感动。”莫珺说道,眼中满是敬意。
他们站在雕像前,心中充满了对这匹马的敬意。他们知道,这个地方的名字背后,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师傅,我们也去义马的其他地方看看吧,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山药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好啊,我们继续走走。”小桂说道,带着徒弟们继续在义马城中漫步。
他们走过了义马的大街小巷,了解了许多关于义马的传说和故事。他们发现,这个地方的人们都非常淳朴善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义马的精神。
“小桂姑娘,莫珺公子,你们看那边。”山药指着远处的一座山说道,眼中满是好奇。
“那是什么山?”小桂问道。
“那是义马山,传说那匹义马就葬在那里。”一位路人说道,眼中满是敬意。
“义马山?”小桂和莫珺都感到有些好奇。
“是啊,义马山。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去那里祭拜那匹义马,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路人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庄重。
小桂和莫珺听了,心中充满了敬意。他们决定去义马山看看,祭拜那匹义马。
他们带着徒弟们,来到了义马山。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他们沿着山路前行,来到了一座墓碑前。墓碑上刻着“义马之墓”。
只听旁边有老人捻着胡子在说:“这义马,其实是饮马,因为当年项羽在这里饮马,所以叫饮马,后来时间久了就叫成了义马了。”另一位夫子模样的人说:“不对,我听说的是义马原本叫‘驿马’,古时候这里是个驿站,来往的官差和行商都在此换马休整,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叫作‘驿马’,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义马’。”
“哎呀,你们都错了。”这时,一个声音插了进来,众人回头一看,是一位背着药篓、身着布衣的郎中。他自幼随父学医,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放下药篓,说道:“我听我爹讲过,这义马还有一段神马救村的传说呢。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发大水,眼看村子就要被淹,村口的老槐树下突然闪出三道白光,化作三匹白马,冲进洪水中,逼得洪水退去,保住了村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三匹白马,就在老槐树下建了白龙庙,村名也慢慢变成了‘义马’。”
小桂听后,微微一笑,说道:“看来这义马的来历,还真有不少说法呢。不过,无论是项羽饮马、驿站驿马,还是神马救村,都给这地方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莫珺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些传说也从侧面反映了义马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历经沧桑,却始终有着不屈的生机。”
山药听得入神,眼睛亮晶晶的,说道:“师傅,我觉得神马救村的故事最神奇,要是真有那样的神马就好了。”
格桑则拉着多吉的手,说道:“哥哥,要是我们也能遇到神马,那该多好啊。”
多吉摸了摸妹妹的头,笑道:“说不定这义马城里,就藏着神马的传说呢。”
朗杰和桑杰对视一眼,说道:“不管怎样,这义马的名字,背后肯定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咱们这次来,说不定还能挖出更多秘密。”
多仁和卓玛也觉得有趣,多仁说道:“等咱们在义马多待几日,说不定就能把这名字的来历查个水落石出。”
巴桑则笑着说:“不管名字怎么来的,这地方既然叫‘义马’,那肯定和‘义’字脱不了干系。说不定,这里的人们,骨子里就带着一股仗义疏财、见义勇为的劲儿呢。”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趟义马之行,或许真的会有些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