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常青穿越第二年春节刚过两个月,游击大队就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次大规模演练。
这一次演练,游击大队不仅请来了临近的友军部队,还把第二战区闫长官的心腹参谋长给请了过来。
闫长官的武器清单,在陈常青正式升任少将之后,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交付。
果然如陈常青猜测的那样,这批武器弹药根本不是第二战区自己一个战区的买卖。闫长官不知道从中捞了多少,反正最后那半价的武器款项很快就结清,陈常青正好用那笔钱,从华国各支部队搜罗了不少适龄青壮,成功让游击大队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将兵员扩充到八千人以上。
如果加上后勤和退居二线的伤残兵,其实游击大队的兵力规模已经超过一万四千人。
鉴于今后和各个战区的联系会越来越多,刘三这位副大队长已经不再负责游击大队的后勤管理,改为游击大队驻第二战区的联络中心主任,将会常年驻扎在邻省,负责和国府以及各军区联系。陈良才成了游击大队后勤主任,负责管理包括军管养殖场在内的游击大队全体后勤。
因为体量规模,如今陈良才都不得不特招了几个学生到后勤办公室,帮忙管理后勤事务。
当然,以陈常青人尽其才的做事方式,这些学生不仅要忙活后勤办公室的事情,平时还要兼任游击大队识字班的老师,负责教授游击大队的士兵们识字。按照陈常青的要求,基层士兵最少应该懂得基础的加减乘除,外加500个简化汉字。
随着时间推移,很快下溪村校场出现了整齐排列的队伍。坐在主席台的陈常青对着负责此次演习的指挥官陈荣祖点点头,代表演习开始的红旗随之在陈荣祖手中挥舞起来。
主席台上受邀参加的友军军官看着原本鸦雀无声的游击大队开始行动起来。46辆霞飞轻型坦克和12辆4谢尔曼坦克打头,从校场外面驶入校场。高昂的炮口,轰鸣的发动机,让受邀的友军都大受震撼。
58辆坦克后面,则是12辆7牧师和36辆3装甲运兵车,与前方的58辆坦克组成游击大队最为强大的装甲力量。
3装甲运兵车后面入场的,则是满载士兵的军用卡车,经过上次大战,陈常青痛定思痛,干脆为全大队的士兵们换装1加兰德半自动火力。虽然子弹的消耗将会非常恐怖,可如今系统半价,一点功勋就能换千发子弹,陈常青在短期内不用为子弹的供应发愁。
而且陈常青也在积极寻找购买子弹生产线的渠道,随着游击大队实力的提升,他已经有能力在山省北部营造一个足够安全的后方。只要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生产的恢复也慢慢提上了游击大队的日程。
如今的老兵畜牧场就是陈常青的一个小尝试。
除了畜牧场,游击大队还在后方建了五星纺织作坊、五星制糖工坊和五星制烟厂,脱离了直接售卖原材料的阶段。
特别是五星制烟厂,陈常青从老百姓手里大量收购烟叶,生产了大量的香烟,除了供给部队外,还大量销售到华国各地,甚至连鬼子的占领区,也有五星烟厂的香烟出售,听一些从沦陷区过来的商贩说,五星烟在鬼子那边也十分吃香,许多鬼子兵也会购买五星烟。
除了上面的织布,制糖,制烟三种产业外,陈常青最近也派出了商贸团队,到各地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