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良笑道:“乐观面对吧,毕竟比起很多人,我们的条件好太多。”
“嗯”
第二天。
陈光良来到督邮街,这里看得出来轰炸的痕迹,好在平安银行大厦未被命中,这大概就是陈光良的运气不错吧。
“老板”
赵铁毅带着几名环球航运的管理层和高级海员,正在等候陈光良。
“好,来了就好,你们的家属呢”
赵铁毅说道:“一部分到了重庆,还有一部分随后就到,多谢老板的关心。还有部分管理层和高级海员,不愿意来重庆,继续留在香港;我给他们讲,关键时刻可以去澳门,那边也有住的地方。”
“嗯,我们去会议室详细说!”
不一会,大家来到一件会议室,赵铁毅详细汇报了情况。
“.由于欧洲战场的原因,怡和、太古需要船只,所以四艘5000吨的船只,卖出50万美金。这部分资金,由我和吴经理一同前往大通银行,存入环球航运的公司账户上,并转移至美国.”
到处都是钱,只能说陈光良布局先人一步,总归很难亏本。
就拿卖船来说,这四艘船的价值,反而随着战争的原因,价值不跌反增加。如果陈光良不提前卖,差不多会给日本人轰炸掉,或征收掉。
“嗯,这些资金是我们战后恢复经营的本钱,转移至美国就好。”
资金安全方面,由去年从美国深造完成的吴新河和赵铁毅来负责,以企业的名义,自然不担心有人贪污。
随后,陈光良一一询问大家及家属的情况。
这次来后方避难,整体还不到管理层和高级海员的4成(高级海员不少没来),其余人都决定暂留香港,环球航运依旧在香港保留办事处。
留在香港的管理层和高级海员,依旧享受环球航运的福利——员工宿舍、米油资助,没有期限,直到无能为力为止。
而且香港沦陷前夕,陈光良肯定会发电报,让他们去澳门避难,那边陈光良也有一些物业和物资。
总之,陈光良这个老板,早已经为大家想到退路。
“好,你们这次来重庆,也不是没有事业。正好我有两艘游轮,经营着长江上游的旅游路线,你们就去加入。事业虽然小,总部天天在家无聊的好。”
大家欣然应承下来。
他们一到重庆,就已经被安排好住宿和生活,条件也不错,知道就算不工作,老板也会给大家发米油的基本生活物资,养着大家;但大家能找到事情做,自然是最好的。
第一波管理层,已经召回大后方,主要是现在仰光那边的港口,日本人已经相当的霸道,说炸你英国人的船,也就炸了,日本也知道有些船是华人的,不过是挂个旗子而已。
航运早点跑,毕竟都是重资产。
下午,张树年、郭德明等人,陪同陈光良一起到纺织厂去考察。
此次轰炸,新丰纺织又遭遇一些损失,目前职员们正在卖力抢修和组织复工的问题。
张之誉第一时间汇报道:“老板,损失十二台布机,以及200锭纱,其余都抢修回来。”
陈光良点点头,自从轰炸以来,整个重庆新丰纺织厂的开工率只剩下七成,都是炸了就抓紧抢修、挽救纱锭,尽可能减少损失。
事实上,他也明白,重庆的纺织工厂,能撑到1943年也就不错了,因为后期物价蹦的快,再加上国民政府实行物资统一采购、物价统一制定等策略,后方的工业迎来毁灭性的打击。
看着有人在收拾残局,陈光良随即也加入进来,并和一名纺织女工聊起来。张之誉想劝一下,随即被郭德明阻拦。
“女士贵姓”
“啊陈先生,我姓刘!”
“刘女士你好,不要紧张,我和你年龄差不多,不吃人。就是想和你了解一些情况!”
“嗯”
一看这个女工,就估计是从沪市调过来的,至少也是个组长级别。没有这些熟练女工,整个工厂的效率也会降低一些,工人素质就难上去。
“我问一下,以工厂最普通的工人为例,他每月可以得多少薪资和福利,生活有没有困难”
纺织女工看着陈光良和善的表情,也定下心来,说道:“别的厂工人生活艰难,但我们新丰纺织是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大家都说我们新丰的工人一个人可以养活两个人,因为我们主要是发米、油、布匹这样的生活物资,另外普通工人大概还有10元的现金。”
陈光良并不是来听赞扬的,而是了解管理层有没有苛刻这些底层员工,可不能像国民政府的那些贪官污吏,已经把经济和物价搞的一塌糊涂。
这个月,重庆的中等灿米,已经涨到1斗42元,也就是合到3.5一斤(1斗12斤、10斗为一石);而抗战前夕,一斤米只需要1毛钱。
相当于,米家已经涨了35倍。
如今的100法币,只能购买一包面粉了。
而其它工厂的工人,一个月薪资也就3548元,相当于就只能买12斤米左右。
而新丰纺织发的米油,都差不多够两个人吃,每年还发布匹,要知道连很多军人都很难换衣服。
拍拍手掌,陈光良随即走到自己高层身边。
“我们要为工人们屯米囤油,同时也能减少物价上涨的影响。当然,米最好是从其它地区运输,集中采购。”
这物价还要暴涨,法币还会继续贬值。
张树年点点头,说道:“这方面我们一直都是集中采购,保证工人的米油供应,增加大家的积极性。”
他们有船、有卡车、有燃料酒精,根本就不缺手段。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工厂的管理层,比国民政府的官员,合法收入和福利都高。
“总之,法币还会贬值,生活物资还会涨价,大家要多做准备工作。而且,再过几个月,大批的人口都会来渝,租界和香港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他不担心这些属下觉得他是在乱说,毕竟有些事情都是已经有苗头,只是没人可以做到陈光良的果断。
张树年连忙说道:“那是得准备一番,毕竟很多同事都要来了。”
郭德明也说道:“最近就抓紧准备,这一波,确实有很多同事要来渝。”
陈光良点点头,大家都知道他的作风,那就是管理层来了,要保证住房和生活物资。
与此同时,由于他已经将后方工厂的利润,捐给慈善基金,但他当然不会亏待自己的工人,几家工厂的工人,都享受薪资+津贴的方式,基本都能养活两个人(含自己)的水平。
这一点,已经是国民政府公务员的水平了!
在6月下旬的时候,首长给‘宁安基金会’发来嘉奖令,以表扬‘宁安基金会’对全市防空洞做出的贡献。
现在很多市民都知道,上一次若不是‘宁安基金会’捐赠的各种设备,可能发生更大的事故,后果不敢想象的。
宁安基金会成立半年多一来,捐出巨款的消息,也一直受到表扬。有人说陈光良傻,那么赚钱的工厂居然将所有利润捐出去,那当初何必辛辛苦苦来川蜀建厂呢。
这些人岂知,陈光良那背后的隐藏财富是多么的巨大,当然这些财富都是从投机者手里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