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在老赵的带领下,带着几名内侍来到了院子里。
内侍们手中捧着各种珍贵药材和礼物。
王德见到李承乾,恭敬地行礼:\"老奴参见太子殿下。陛下听闻殿下受惊,特命老奴送来这些安神的药材。\"
李承乾微微一笑。
“还请王大监代本宫禀报阿耶,儿子多谢阿耶挂念。”
王德笑道:“殿下,陛下还有一封家书,让老奴亲手交给殿下。”
说罢,王德从怀中掏出李世民的手书,恭恭敬敬的双手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书信。
未等李承乾拆开看,王德将李世民叮嘱的一些话,说给李承乾听,随即便要告辞离开。
“殿下,老奴还要回翠微宫复命,就先行告退了。”
“如今已是晚上了,王大监倒不如在这边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回去。”
王德拱手道谢。
“多谢太子殿下体恤,只是,虽然已经是晚上,但是早些启程回去,即便是不打扰陛下,明日一大早,也能尽早向陛下复命,至于赶夜路,陛下恩典,此番出行,带了几十千牛卫,无虞。”
李承乾点头,不再挽留。
拆开信件,李承乾迅速浏览一番。
父子两人也算是心有灵犀,只是李世民算计的比李承乾更多,图谋的更多。
次日清晨一早,李世民昨天晚上睡的舒坦,因此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翠微宫不似太极宫那般仅仅只是待着就令人烦闷,清早到外面走走转转,更是觉得心旷神怡。
“陛下,昨日王大监连夜赶回来,等候您召见。”
李世民点点头。
“他昨晚上休息了吗?”
“没敢休息。”内侍应声。
“那就让他来见朕吧。”李世民打算见完了王德,给王德一日休沐,让他好好歇歇。
王德夜里回到翠微宫,也不敢睡,就等着天亮之后,能够尽早的见到陛下,陛下随时召见,他随时候着。
李世民也在院落中,王德疾步走进院子,弓着身子来到李世民面前,拱手行礼:\"老奴参见陛下。\"
\"起来吧。\"李世民挥了挥手,\"事情办得如何了?\"
\"回陛下,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增派了王府两卫的人手,昨日下午,刑部和大理寺的人也到了泾阳。\"王德小心翼翼地回答,\"只是...\"
\"只是什么?\"李世民蹙眉。
“老奴打听到,那些被抓的刺客,至今不肯招供。苏将军那边,似乎也不愿将人交给刑部和大理寺。”
李世民轻笑一声:\"苏定方这个人,倒是忠心,也会办事。\"他顿了顿,\"无妨,让他们折腾去吧。\"
苏定方不交人,是对的。
说不定有些人脑子一糊涂,就想要狗急跳墙呢?
李世民心里找不到什么太贴切的词汇来形容,只能说是狗急跳墙。
但是李复不同,李复心里的想法,与李世民大差不差。
他是指望着,长安城里的那些人,葫芦娃救爷爷。
不管是救人还是灭口。
都来送。
“昨日这一顿折腾,你也辛苦了,今日就好好休息吧。”李世民说道:“明日再到朕身边当值。”
“多谢陛下。”王德行礼谢恩。
泾阳县的庄子比往日多了几分肃杀之气。王府两卫的士兵在庄子各处巡逻,尤其是书院周围,王府两卫的士兵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
留在王府两卫营地里的人也多了起来。
一时之间,王府两卫的人手,竟然显得捉襟见肘起来。
清晨用过早饭,老赵到书房禀报。
“郎君,太子殿下,苏将军求见。”
“请进来。”李复应声。
不多时,苏定方大步走入,抱拳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泾阳王殿下。”
“免礼,苏将军,今日可有动静?”李承乾率先问道。
李复则是在一旁,看着李承乾处理这件事。
“回太子殿下,昨日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就已经到了,晚上住在了客栈里,要求今天先提审昨日抓到的那些人。”
李承乾点点头。
“那,苏将军打算如何应对?”
“臣以为,提审归提审,但是,人绝对不能离开营地,还是控制在咱们手里为好,不然臣担心,这些人怕不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错。”李承乾应声。
至于说审问犯人审问出什么内容来?两人则是没提。
旁人不清楚,他们可是清楚。
哪儿来的什么刺杀太子?
他们说,来书院捣乱,这就已经是大实话了。
只是,还是咬紧牙关,没说出背后之人。
现在被抓的这些人,就是风箱里的耗子。
这头是死,那头也是死。
而且,两边还都是连累家人的死。
至少,这边说不定苏定方和太子还讲讲道理。
但是主家要对付自己的家人,那是不讲道理的。
权衡利弊之下,还是在赌。
刑部侍郎崔仁师和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坐在客栈的上房里,面前摊开的是从县衙调来的案卷。两人眉头紧锁,气氛凝重。
案卷上的信息,不算多。
府衙看到的,只有尸体,而不是活人。
“崔侍郎,这事蹊跷啊。\"孙伏伽揉了揉太阳穴,\"苏定方明显不配合,连刺客的面都不让我们见全。\"
“匆匆一瞥,就出来了,王府两卫的营地,咱们也不能随意出入,这怎么查?”
孙伏伽叹息。
这里,毕竟是泾阳王的地盘,要不,去见见这位殿下?
如今太子殿下也在泾阳王殿下的宅子里住着,说不定见一见太子,见一见泾阳王,得他们二人的首肯,苏定方那里就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