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6章 官渡之战(四)(2/2)

袁术知道这小子来意了,他想溜!

袁术搪塞着说道:“哎?哦!呵呵!此事不可性急呀!待我腾出兵马时,自然会为你作主的。不过,这借兵嘛……哎……”

孙家虽然家底没了,但袁术不得不承认孙氏的确是打仗的好手,他既想溜走,留肯定是留不住,但他休想带走一兵一卒。

孙策自然知晓袁术不可能那么轻易放他走,于是站起身来,给出自己的筹码:“明公!现有亡父留下的传国玉玺……”

袁术一惊,他没想到孙策手中竟有此物!

传国玉玺啊!

皇帝驾崩了,天下无主多年,群雄割据混战。

倘若传国玉玺在自己手中,凭借汝南袁氏声望,到时候只要自己振臂一呼,管他袁绍、曹操还是刘备,甚至刘寒……

“哎?”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袁术眼中充满贪婪。

孙策看见袁术这赤裸裸的眼神,知道他已中计,“大事可成!”

“明公若肯借兵与我,我愿留此为质。”

“真的?”

袁术差点脱口而出,但他生生忍住了,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口问道:“伯符!莫非戏言?”

孙策也不忸怩,从怀中拿出用黄绸包裹的玉玺,并托在手中打开了它。袁术一看,便贪婪地要去拿,孙策迅速向后退了一步。

皇帝的用印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

汉承秦制,在玺印的规定上稍有宽缓,皇后、诸王印信也称玺,但基本上仍相沿旧制而不改。天子之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

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秦末战乱,高祖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高祖。高祖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

西汉末王莽代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惶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

没想到传国玉玺竟被孙坚偷走,如今回到袁术这里!

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我袁术,有天子气!”

“明公!”

袁术此刻徜徉在登基称帝的梦境中,还是孙策将他拖回现实。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